《住房租赁条例》施行,对“租房生活”有哪些影响?

趣味生活 admin 2025-09-15 21:17 1 0

9 月 15 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首日,对房东以及租户," 租房生活 " 会有哪些改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专家。

阳台过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依据《条例》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条例》还明确,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同时,《条例》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规定,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住房租赁合同向租赁住房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房产管理部门应当提高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服务水平,不得就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收取任何费用。

《条例》明确规定,出租人应办理房屋租赁备案,中介机构若未按要求完成备案将面临罚款。也就是说,以前租房,租房双方通过自主协商,拿着固定模板的合同,直接签字就可以。如果没备案,一旦出现纠纷很容易扯皮。按《条例》进行合同备案,能够更好保障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让租赁交易和合同有备可查。

如果有房东不去备案怎么办?值得注意的是,《条例》专门赋予承租人一定的自主权,明确规定,如果出租人未办理合同备案的,承租人可以办理备案。此外,租客有了备案合同可以更方便办理居住证和提取公积金。有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备案有助于推动租金透明化,整治市场长期存在的 " 二房东 " 现象。

《条例》落地让住房租赁市场更规范

《条例》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条例》对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住房租赁是大城市一种很重要的解决住房方式,尤其是对于租客来讲是一种保护。"《条例》的实施,对承租人影响比较大。《条例》意在一碗水端平,但其实隐含要保护租客权益,比如押金没法及时退等各种问题。《条例》对承租人的行为也进行了规范,比如,要安全、合理使用租赁住房;要遵守物业管理规约,不得任意弃置垃圾、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或者产生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公共通道、高空抛物或者实施其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等,所以对于出租人其实也是保护,可以有效制止租客一些不文明行为。"

严跃进认为,《条例》落地将让住房租赁市场规范,产品更优,价格更加公平,租赁关系更和谐。

此外,依据《条例》第八条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规定,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住房租赁合同向租赁住房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同时鼓励出租人和承租人依法建立稳定的住房租赁关系,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北京多中介在签订租赁合同后同步实现备案

具体到北京,如何完成住房租赁合同备案?2022 年,依据本市出台《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要求,自合同订立之日起三十日内租赁当事人要完成住房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实际操作中,通过经纪机构或住房租赁企业租赁住房的,由企业完成合同备案;与房东直租的,租赁双方可通过多种途径自行完成合同备案。通过经纪机构或住房租赁企业签订租赁合同的,机构或企业应在 " 北京市房屋租赁服务平台 " 进行签约备案,这种情况房东不用自己去备案,督促企业按要求备案即可。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目前,本市头部企业,如链家、自如、我爱我家、麦田、相寓等均已与房屋租赁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租赁合同完成签约后同步完成合同备案。

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未按规定进行合同登记备案的,国家《住房租赁条例》和《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均明确了相应罚则。如在租房过程中发现此类行为,可以向企业注册地住建房管部门投诉,由各区主管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

目前,房主与租客 " 手拉手 " 成交签订租赁合同的,租赁双方可通过手机端、电脑端、线下便民服务点或各区服务窗口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完成合同备案。

评论区